后驅轎車是中高端汽車用戶的追求,大馬力后驅帶來的加速感相當刺激,轉彎時的車身姿態控制對于駕駛技術的考驗更是有趣。
只是面對一系列的后驅轎車,究竟選哪款才好呢?
不妨來看一看2023年8月后驅中型轎車的銷量數據,以下數據是含后驅版的總銷量。
奔馳C級,13791輛特斯拉Model 3,13577輛寶馬3系,13199輛凱迪拉克CT5,6764輛(全系后驅)深藍SL03,4698輛(全系后驅)小鵬P7,4241輛比亞迪海豹,4100輛捷豹XEL,1097輛(全系后驅)凱迪拉克CT4,527輛等銷量最高的前三名還是來自海外品牌,奔馳C級的銷量最高,不過這台車并不建議選擇;因其全系標配1.5T發動機,百公里加速最好成績只是勉強突破8秒,這台車的主要賣點還是品牌。
寶馬3系是一台比較特殊的車,該車的2.0T系列分為320/325/330三個系列,其中320版本的動力一塌糊涂,325系列的水平也很一般,只有330i系列才是六秒級的高性能版;所以選擇這台車還是建議選330i系列,不過寶馬汽車的發動機功率越高、燒機油的程度就越嚴重,這台車并不算省心,產品自身的價值沒有品牌價值高。
特斯拉Model 3有后驅和四驅兩個選項,后驅版本也是六秒級的水平,動力還是挺不錯的;而且車身電池一體化的結構也帶來了不錯的操控感,雙叉臂、五連桿的獨立懸架也算是前三名里的標桿。只不過這台車是純電動汽車,如果對續航里程有高要求就不適合選擇它了。同時Model 3的內飾設計和用料標準比較一般,即便是新款也顯得比較「簡約」。但是其后排空間遠超過C級和3系,因為電動后驅車的驅動電機在后懸架之間,體積小巧的電動機不會占用過多空間,更不需要過于長的車頭去壓縮駕駛艙的空間,如果對于續航里程要求不高的話,電動后驅車要比燃油四驅車更適合家用。
凱迪拉克CT5也是一台燃油動力后驅轎車,不過它的尺寸達到了中大型車的標準,駕乘空間還是比較充足的;其搭載的發動機不區分高低功率,標準均為174kW/350N·m,匹配10AT變速箱。
可以說這台車的綜合水平是超過寶馬3系、奔馳C級,以及排名低一些的捷豹XEL的,但是凱迪拉克的品牌力弱一些,所以即便有價格優勢也很難沖擊前三名。
(捷豹XEL/凱迪拉克CT4不再贅述,其特點是后排空間小)
深藍SL03排名第五,是新能源后驅轎車的第二名,這台車還是值得講一講的。
該車全系使用后置后驅平台,區分為插電增程混動和純電動兩個系列;增程混動版自然是沒有里程焦慮的,而且其具備135-200公里的純電續航里程(CLTC工況),日常用車依舊能作為電動汽車使用,該系列的價格在15萬左右。純電動版本的價格也都在20萬以內,性價比其實高于Model 3后驅版。并且這台車的純電動短續航版本破百只要5.9秒,長續航版本為6.9秒,增程版為7.5秒,水平還是挺高的。
小鵬P7和比亞迪海豹都有后驅和四驅兩個系列,海豹后驅版的整體水平相當于Model 3和深藍SL03電動版,四驅版和Model 3旗艦版水平相當;小鵬P7的整體水平也是差不多的,但是這台車的智能車機和智能輔助駕駛系統的硬件標準是三台車里最高的,所以性價比最高的選項其實是小鵬P7,這台車的實車視覺效果也是三台車里最流暢的,只是這個品牌相對年輕一些。
看圖對比:
1.海豹
2.小鵬P7
以上是中型后驅轎車的銷量排行榜,中大型轎車即便有后驅也不太適合操控,因其過大的尺寸會影響靈活性;所以上面沒有提到這些車,不過了解一下同期的銷量排名也是可以的。
第一名是奔馳E級,13866輛。
第二名是寶馬5系,10291輛。
第三名是極氪ZEEKR 001,6822輛。(自主品牌)
第四輛是主打后驅版的零跑C01,2110輛。(自主品牌)
第五輛是主打后驅版的哪吒S,1618輛。(自主品牌)
商務型后驅轎車的自主品牌銷量標桿是紅旗H9,銷量為1137輛,高于捷豹XFL、凱迪拉克CT6等車;這些后驅轎車雖然不會帶來很靈活的操控感,但仍舊會同級前驅轎車賦有駕駛樂趣。
編輯:天和Auto-汽車科學島,天和MCN發布,歡迎轉贊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