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往今來,在儒家思想的引導下,漸漸出現了男尊女卑的現象,尤其是在古代皇宮中,這一現象極其明顯。要知道,統治者是權利的絕對象征,所以在深宮之中,往往伴隨著數以千計的女子。這些女子最重要的工作就是侍奉君王且為統治者家族延續香火,所以我們經常會在影視劇中看到統治者的子嗣非常多。而在深宮之中,但凡是能夠為統治者生下龍子,哪怕是身份再低賤,都會有飛上枝頭變鳳凰的機會,古語講得好:「母憑子貴。」就是這樣的道理。
在清朝康熙年間,有一位宮女被皇帝寵幸后,幸運的誕生下一位龍子,對于這名宮女來講,本應該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殊不知誕生下的這名龍子居然是一個殘障人。幸運的是,這名宮女的結局還是畢竟好的,最終被冊封成了妃子,這名宮女就是成妃戴佳氏。
成妃戴佳氏是滿洲鑲黃旗人,司庫卓奇之女。相較于其他人,戴佳氏的出身低微。戴佳氏的父親卓奇雖然只是一個小小的司庫,但康熙皇帝十分器重且信任他們一家。之所以這麼講,是因為康熙皇帝的長子胤褆在一段時間內就交由戴佳氏一家養育。但戴佳氏從出生的那一刻開始就已經注定了其一生是平庸的,因為按照清朝的規矩,出生內務府的女子首先要參加宮女選拔,一旦入選上最先要做的就是進宮從事宮女這一工作。
由于戴佳氏生的一張美人胚子,進宮后深受康熙皇帝喜愛。在康熙十九年,戴佳氏為康熙皇帝誕生下一名龍子及皇七子胤佑。戴佳氏理應為生下一皇子而感到高興,可當戴佳氏知道自己生下的孩子伴有殘障,瞬間心灰意冷。而事實也確實如此,雖說戴佳氏生了龍子,但并沒有改變其庶妃的身份。但康熙并沒有因為胤佑殘障而放棄他,在胤佑剛出生時就命人將其送往別的寢宮進行照料。也正因為這樣,戴佳氏漸漸失寵,在胤佑之后,再也沒能生育。但康熙念及卓奇一家的辛勞,于是將她們編入了鑲黃旗,由此戴佳氏心里有了一絲絲的慰藉。
可能是吉人自有天相,胤佑在慢慢長大的過程中,殘障的那只腳慢慢地正常了,成年后胤佑已經是一個正常人了。再加上胤佑自小十分的努力,一度成為眾皇子中的佼佼者。康熙三十五年,準噶爾發動叛亂,知曉此事的康熙決定御駕親征。此時年僅17歲的胤佑決心與康熙一起出征,康熙看到胤佑如此表現十分欣慰,于是讓胤佑親率鑲黃旗大軍。在此戰中,清軍大敗叛軍,胤佑因戰功顯著被封為貝勒。胤佑并沒有因為當上了貝勒而滿足,在接下來的日子里仍發憤圖強,在康熙四十八年,因其優秀的表現,再次晉升,被封為淳郡王并統轄正藍旗的一切事物。在後來的奪嫡之爭中,因曾患有殘障的胤佑并沒有參與到這場爭斗中,也正因此,在雍正登帝位后,因禍得福的胤佑成為了當時為數不多的沒有被雍正帝針對的皇子,與此同時還被加封為淳親王。
康熙五十七年,年邁的康熙帝進行了有生之年中最后一次封妃,這時候的戴佳氏已經五十多歲,雖年事已高,但戴佳氏終究趕上了末班車,被康熙皇帝冊封成妃。乾隆六年,年近八十的戴佳氏壽終正寢。這也算是一個完美的結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