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必大家都有看過吳承恩的《西游記》吧!在《西游記》中,唐僧這一角色貫穿始終,在經歷了九九八十一難后,被封旃檀功德佛。在《西游記》中,想必大家看到的唐僧形象往往都是軟弱無能的,在面對困難面前的他,猶如縛雞之力。大家也都知道,唐僧是金蟬子轉世,因其犯錯被如來佛祖貶下凡間,經受人間疾苦。可大家知道嗎,金蟬子的前世可謂是罪孽深重,作惡多端,殺人放火都是家常便飯。可為什麼如來佛祖要將金蟬子貶下凡間呢?
金蟬子原是釋迦牟尼如來佛的二徒弟「金蟬子」轉世。但金蟬子原來不叫金蟬子。在遠古時期,天下混戰,妖怪橫行,為禍人間。其中有一股勢力最為龐大,這個勢力的老大名叫六翅天蠶。這個六翅天蠶專吃六道生靈,天地間無人能夠降服他。因為六翅天蠶長期生性殘暴,為禍人間。如來佛祖實在看不下去,于是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將其收服。為了讓六翅天蠶能夠忘卻過去,于是如來將其收為自己的二徒弟,改名叫「金蟬子」。
皈依佛門的金蟬子整日聽取眾佛誦經講經。可是,很多時候金蟬子都是以打瞌睡的狀態站在殿前。久而久之,如來佛祖生氣了,決定將其貶入凡間,經歷輪回轉世之苦。于是在一次誦經結束后,假借瞌睡之名將其貶下了凡間。
被貶下凡間的金蟬子,經過九世輪回,終于在第十次修成正果,經過西天取經,功成身退,最終成為了旃檀功德佛。
有人講,金蟬子的九世輪回都在流沙河被終結,沙僧脖子上戴的九個骷髏頭代表著金蟬子的九世輪回,所以在第十次輪回后才取經成果,大家認為這種說法有道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