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剛剛,世界人口總數又達到了一個新的里程碑,80億。
在成為80億分之一的同時,我就又想起了那個童年的愿望,假如全球一人給我一美元...
其實我對于人口數量的記憶還停留在60億的時候,而之前到達70億是在2011年,也就是用了短短的11年,人類又增長了10億人口。
這不由得讓人感嘆似乎人口的增長速度有點快。但事實上恰好相反,每年人口增長率還是走低的。而現在的人口總數的增長主要得益于人類壽命的延長,大幅降低了兒童與孕婦的死亡率。也就是說衛生與醫療方面在進步,算是一個好消息。
不過這也讓不少網友感到驚訝。
還有一些人有著比較奇怪的關注點。
另外根據這些數據,我們還可以看到一些有意思的東西。
例如在80億人口中,亞洲有兩個國家的人口數量就占了起碼28億。其中印度大機率會在2023年超越我國,成為世界人口第一大國。
還有人好奇到底是誰在生娃。
根據聯合國發布的一篇文章指出,等到了2050年,全球人口的增長數量的一半會集中到剛果、埃及、埃塞俄比亞、印度、尼日利亞、巴基斯坦、菲律賓和坦桑尼亞這8個國家。
妥妥的生娃主力軍。
還有就是一路走來,以10億為單位的增長時間間隔也挺有意思。
例如人類首次人口數量達到10億是在1800年后,接著過了120多年才到達了20億,那時候人類剛發明電視。
然而后面僅用33年到達了30億,用14年達到40億,用13年達到了50億,這時候時間才來到1987年。
從1987年到1999年,人類的人口數量就來到了60億。目前估計等到2037年,人口數量就會提升到90億。
所以,很多人關心的問題來了,地球到底還能裝下多少人,是不是快要擠爆了?
畢竟80億人,手拉手站一圈,能把地球和月亮圍在里面。
如果連接的是直線,長度比幾百個地球連起來都要長。
但其實如果從空間來看,把這80億人擺在地球上,也占用不了多少地方。
假如讓人們站在一起,每個人都有1平米的空間,在地圖上隨便找一個90公里X90公里的「方塊」就能放下所有人了:
而這個方塊在地球上也就是一個不起眼的小點。
但這并不意味著人口可以無限膨脹下去,畢竟我們生活在地球上顯然不是為了占坑,我們要消耗資源,我們的行為會改變環境,而資源也是有限的。所以最終地球能夠承載多少人口,取決于人類生產和消耗資源的方式是什麼。假如地球人都按照美國人的生活水平消耗,目前地球可能也就養得起十幾億人。
這聽起來就像是雪國列車、滅霸響指一樣。
當然,目前來看人口的數字還會增長下去。之前聯合國預測本世紀中期就會接近百億,2080年到2100年人口數量可能會維持到104億。而到了那個時候,世界又會變成什麼樣?
很多人認為最終人數會保持在這個數量,甚至會下跌,畢竟每年人口增長率也在變低,增速放緩達到平衡。也有人覺得日子會更難過,例如加速溫室效應,氣候更極端,資源更緊缺,地區分配更不平衡。
而我是不太擔心,畢竟沒準科技飛躍直接解鎖人口上限。當然最主要的原因是,
我感覺那個時候自己差不多也快涼了,還是多操心眼前的事兒吧。
(文中圖片素材來源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