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2月30號,廣西南寧一戶人家剛葬了病逝的老人,下午卻有人告訴他們:」她還活著。「
電話對面的人自稱是醫院的工作人員,居然說剛下葬的老人還活著。所有在場的親戚朋友聽到這話都震驚了,如果醫院的人說的是真的,那他們剛下葬的人是誰?
這家人姓劉,剛下葬的「母親」姓尹。尹婆婆兒女雙全,已經87歲高齡。之前一直呆在養老院里,身體也不好。
2022年12月27號晚上,尹婆婆的兒子劉先生和親人們正在準備過新年的事情,忽然接到養老院的電話,說母親生病了,要送到醫院。
劉先生想也不想讓養老院趕緊將母親送醫,她這兩年身體一向不是很好,劉先生以為這次應該也是一點小毛小病,就直接授權醫院幫忙辦理了住院手續。
第二天凌晨,劉先生再次接到醫院的電話,醫院通知他們老人病危了。他趕緊通知兄弟姐妹,一大家子人連忙往醫院趕,但只過了10分鐘,他們就再次接到醫院來電。
醫院的工作人員冷靜的通知他們:」病人已經搶救無效去世了......「
劉先生只覺得晴天霹靂,忙將這個消息告訴其他兄弟姐妹,大家加快速度往醫院走。
沒一會兒,尹婆婆三兒兩女都趕到病床前,眼里充滿紅血絲和眼淚。他們強忍悲痛拉開母親身上的白布,又確認了手上的身份信息,才不得不承認,含辛茹苦養育自己幾十年的母親已經去了。
確認信息后他們拿著醫院開出的《居民死亡殯葬證》,帶著母親的遺體離開了醫院,回家張羅火化及喪禮事宜。
三天后,尹婆婆已經下葬,劉先生一家正忙著進行葬禮的掃尾工作,忽然就來了個電話,嚇了他一跳。看到來電的是工作人員他也沒多想,還以為是醫院來了解其他情況或者有什麼東西落在醫院了,誰知到電話接起來后,對方直接給了他一個大大的「驚喜」。
醫院的人在劉先生接通電話后,充滿歉意的告訴他:「抱歉,劉先生,是我們弄錯了,您母親還活著,現在在醫院里。」
劉先生聽到這話嘴巴大張,震驚到說不出話來,趕緊通知了在場的親戚。所有人都沒有想到,剛下葬的老人居然又「活」了。
問題也隨之而來,如果真的是醫院弄錯了,那他們剛埋葬的老人是誰?
劉先生和親人收到消息連忙趕到醫院確認,發現病床上躺著的,真是自己的母親,雖然她的床頭上還貼著另一位病人的身份信息。
兄妹幾個激動地圍著「死而復生」的母親,眼睛直勾勾地盯著她看,又檢查了尹婆婆周圍的儀器和個人物品,確認母親好好的活著后放下心來。
確認完母親的事情后,幾兄妹找醫院了解事情的經過,醫院的負責人這才告訴他們事情的經過。
原來,死者姓黎,73歲,和尹婆婆是同一天住院的,年紀相差14歲,兩個病人都是親屬委托醫院辦理住院手續的。
因為現在醫院繁忙,醫務人員也大多帶病上崗,所以不小心將兩個人的個人信息弄錯了。病人的手環也戴錯,導致後來黎婆婆搶救無效去世后,通知的家屬也跟著弄錯,但具體在哪個環節出的問題,他們也沒有給出明確的回復。
劉先生聽完非常生氣,和其他親人聚在一起討論這件事請。現在醫院弄錯老人的身份,他們心里也不好受的,自己又花精力又花錢,還傷心了這麼久,結果鬧了這麼大個烏龍,絕對不能輕易放過醫院。
12月31號他們再到醫院時,尹婆婆床頭的個人信息已經更正了,不過他們昨天保留了之前的信息記錄。
下午,聽說這就件事的記者也來了,劉先生和其他親屬表示:「事情發生3天后院方才發現出問題,這樣的失誤太大了。」
他們認為醫院處理事情的態度不誠懇,要求醫院給個交代,醫院負責人的回答也令人驚訝。
醫院院辦主任史紅冰到了現場,她承認弄錯患者的信息確實是醫院的問題。但是,她并沒有告訴大家出問題的環節和具體原因。
面對情緒激動的尹婆婆親屬,她表示:「醫院把兩人的信息能錯了,確實是醫院疏忽,但是兩個病人相差14歲,這麼多親屬都沒認出來,我也覺得不可思議。」
史主任說:「12月27號那天,養老院差不多一個時間前后送來兩個老人,她們都沒有身份信息,叫家屬來辦住院手續也不來。確定老人死亡后院方通知了家屬,一共來了三個兒子和兩個女兒,還有一些其他人在,有家屬在死亡通知和放棄尸檢的通知上簽了字,也辨認了遺體。」
也就是說,老人五個兒女在現場,沒有一個人認出不是親娘。遺體是沒有氧氣面罩遮擋的,家屬在醫院簽字確認后又在這里擦洗、穿壽衣,整整幾十分鐘。
而且,病逝的患者還比尹婆婆小了14歲,都不是一個時代的人,現場愣是沒人認出來,充分演繹了什麼叫做「久病床前無孝子」。
對于沒認出親娘這件事,尹婆婆親屬表示,是因為當時光線太暗,死者又和母親髮型和身材都很像,所以才認錯了。
但對于這個回答,大家都很不買賬。因為這讓大家看到的,是一個母親年老之后很少陪伴她,不知道母親長什麼樣子,還需要靠髮型辨認的兒子。不論從什麼哪個角度看,子女都是不夠稱職的。
這讓人不禁想到,在我們生活無法自理的時候,無論是生病還是遇到其他災難甚至癱瘓幾十年,我們的父母都對我們不離不棄,用盡心力照顧我們。
但情況一旦反過來,當我們的父母年邁,生活無法自理,不論是生病還是遇到其他困難,子女都很難用盡心力照顧他們。
父母養育兒女通常是因為無私的付出,而子女贍養父母就夾雜了太多的權衡利弊。
這這場烏龍事件中,除了尹婆婆,還涉及了另一個人,那就是死者黎婆婆。那黎婆婆去世的時候,她的兒子在做什麼呢?
黎婆婆死后三天,醫院都沒發現任何問題,直到黎婆婆下葬,她們才發現兩人信息搞混了,連忙通知尹婆婆家屬。而醫院能發現問題,則是因為黎婆婆的兒子。
黎婆婆生病的住院的時候,她的兒子并沒有來醫院照顧,因為當時他已經確診新冠陽性了,正發著燒。
新冠肺炎對上了年紀的人來說是非常可怕的疾病,為了不感染母親,黎婆婆的兒子不得不將所有手續都委托給了醫院。
過了兩天,他感覺自己好多了,就全副武裝帶著東西去醫院找母親。結果,按照醫院提供的病人信息到母親病床前后,卻發現床上躺著個陌生老太,自己的母親不知道在哪。
他一下子著急了,趕緊聯系醫院核實,自己樓上樓下一間病房一間病房的找了好幾圈,依舊沒找到母親的身影。
他坐在醫生的辦公室,心里不住往不好的地方猜想:我媽到底哪去了?最近新聞這麼多失蹤人口,我媽不會也失蹤了吧?
他焦急地在一邊等待醫院核實的結果。最后,醫院終于查到,他的母親都已經去世幾天了,遺體也被別人帶走了。好在醫院聯系上可能帶走母親遺體的人,現在要等他們來醫院核實了才能確定結果,他只好回家等消息。
醫院也沒有讓他等太久,第二天就聯系他了,聽說母親已經別別人下葬的消息,他握著手機泣不成聲,他沒想到自己然沒能送她最后一程。
他想盡快將母親的遺體帶回來,但現在醫院其他負責人都放假了,醫院給他打電話要求元旦節過后處理這件事情,他想了想爽快地答應了。
另外一邊,尹婆婆的親屬也不得不同意元旦節之后再處理這件事請。在記者離開之前,史主任還表示:「我們醫院也不大,利潤低,如果賠償要求提得太高也承受不了,那只能走法律程序了。」
也就是醫院怕尹婆婆家屬和黎婆婆家屬獅子大開口,提出高額賠付。畢竟,我國發生過很多病人在醫院去世后家屬找醫院索要天價賠償的事情。
而大家都知道,走法律程序的話,賠付的金額和承擔的責任多少有關,那這件事算誰的責任呢?
要論到責任的劃分問題,眼睛最雪亮的當屬廣大人民群眾。
媒體將劉家埋錯人的消息報道出去后,這件事在網上傳得沸沸揚揚,責任問題也引發了網友廣泛的討論。
有人認為,肯定是醫院承擔主要責任,因為是它將兩個病人的信息弄混了,導致這個大烏龍,要負主要責任。
也有人認為,尹婆婆家屬和黎婆婆家屬都有一定責任。
像尹婆婆家屬,五個兒女齊聚一堂,卻無人認出自己親娘這種事情,講出來只會讓人貽笑大方,同時也說明他們平時對尹婆婆非常忽視。他們認領遺體的時候領錯了,應該承擔一定責任。
而黎婆婆的家屬因為生病無法到場陪護能理解,但是人死了幾天,他到醫院才發現問題,這也說明,黎婆婆生病的時候沒有接到過兒子哪怕一個電話。
所以,部分網友認為,發生這樣的事情三方都有責任,不過無法否認的是,醫院確實將患者的個人信息弄錯了。
但現在這種特殊環境中,很多醫務人員為了搶救患者,自己都還發著燒,帶著病就奔赴在治療病人的第一線。
醫院也經常看到,幫人扎針的護士,自己手上都掛著吊瓶,出去接患者的醫生和護士,自己都還發著高燒。但是為了救更多人,他們沒有時間休養。患者還在不斷增多,頭昏腦脹的醫生和護士帶病上崗,不出問題才怪。
但是很多人在歌頌醫務人員帶著病硬抗,卻不允許他們出一點差錯。這未免太過苛刻了些,畢竟,他們也是血肉之軀,也不是鐵打的。
在特殊時期,我們因該出台一些容錯機制,適當減輕醫務人員的壓力。像河南焦作,就曾在疫情高發期發布了「明確疫情防控中醫療服務保障工作容錯糾錯適用情形的通知」。
這個通知允許醫務人員在特殊時期出現一定程度偏差和失誤,然后及時采取適當的「容錯糾錯」機制,社會也能容忍一定程度偏差。
但是,現在的主要問題是,醫院究竟是在哪一個環節弄錯兩名患者身份信息?他們有沒有用錯病人的藥?黎婆婆病逝的原因和醫院用藥有沒有關系?
如果是醫院用錯藥導致黎婆婆死亡,那就是重大醫療事故了。所以,只有搞清楚這幾件事,最終的責任才會更清晰,才能更好地處理問題。
關于事情處理結果,我們耐心等待有關部門處理就行,但通過這件事我們看到的不僅是一場醫療事故或一個埋錯親人的笑話,還有更多值得深思的問題。
劉家老人病逝三天,5個子女幫忙洗澡、換壽衣認不出來親娘荒唐。黎婆婆兒子更是,母親死了幾天,都被別人帶走下葬了一個電話沒打過。
這真是世界之大,無奇不有,我們見過清明哭錯墳的,沒想到還有葬禮埋錯人的。這也從側面反映了我國養老問題非常嚴峻。
曾經有記者進行過這樣一個調查,大多數人認為,養老方面最讓人頭疼的就是沒有時間、人手、經濟條件和醫療資源問題。
反觀劉家,尹婆婆兒女5個,人手和時間上因該是可以調整的,經濟情況也不是最差的,但她依舊被送到養老院。
由此可見,幾個子女不想將她接到身邊贍養另有原因,可能是她身體不好總生病,也可能是子女嫌麻煩等其他原因。
而且,尹婆婆這種情況都是好的,我國還有很多老人兒女成堆卻連養老院都住不起。
例如,在2022年3月,石家莊就發生了一件事情,一個86歲的老人被女婿打進醫院,後來要轉院卻沒有辦法,因為老人的證件被女婿藏起來了。
老人足足7個兒女,其中三個兒子經濟條件都不錯,但從來沒有贍養過父母。在幾個女兒帶走她之前,老人曾經在村子外面的一間破房子里獨自居住了兩年。
後來還是女兒看不過去帶回家了,但時間一長,女婿又不愿意了,7個兄弟姐妹為此鬧了多次矛盾,村里為了老人的養老問題,還成立了專門的協調小組。
幾個子女在村干部面前答應得好好的,愿意一個人養老人5天,但大兒媳將老人帶回去之后,一直沒有人來接,老人再次面臨無人養老的窘況。
中國有句古話叫」養兒防老「,老一輩很多人都可勁兒生七八個子女,結果到晚年,分家產的時候爭得頭破血流,養老問題卻無人提及。
據村支書所說,這位石家莊老人無人養老的主要原因,就是老人的養老金問題以及子女之間的糾紛。好幾年前,法院就專門下達過贍養老人的判決通知書,但幾個子女將判決通知書當作耳旁風,拒不執行法院判決。
根據我國《刑法》第二百六十一條的規定:對于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沒有獨立生活能力的人,負有扶養義務而拒絕扶養,情節惡劣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所以,但凡老人心狠一點,或者知道怎麼維護自己的權益,幾個不贍養老人的子孫有一個算一個都能吃上免費的飯菜。
同時,上文的認錯母親遺體埋錯人事件,以及石家莊八旬老人無人贍養都在告訴我們,現在我國有些人」尊老愛幼「和」孝道「觀念越來越淡薄。
經濟和社會的發展讓一些人不斷向「錢」看,親情好像被他們拋棄了一樣,既不照顧子女也不贍養老人。
而且。他們不贍養老人不是因為沒錢,也不是沒精力,就是不想養而已。人之所以為人,就是因為我們有感情,受道德約束。
正所謂父母養我小,我養父母老,這不僅是感情問題,也是為人子女應盡的義務。
同時,也希望大家能積極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主動扛起贍養父母的大旗,不要讓父母帶著遺憾離開。
參考資料:
光明網:老人病逝下葬后,家屬接到醫院通知:弄錯了,人還活著
華陰市人民檢察院:老人病逝下葬后,家屬接到醫院通知:弄錯了,人還活著
中國青年報:兩會調查:受訪者稱最大養老問題是沒有時間精力照顧老人
北青網:8旬老人獨自生活,有兒有女無人贍養,疑似被女婿打到住院無人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