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舟十二號成功飛天,舉國歡慶,可這次的任務不比以前!聶海勝,劉伯明,湯洪波三位宇航員要在太空駐守3個月,妳是不是想問他們去為了什麼?此處不表,今天隊長跟大家分享接下來讓人揚眉吐氣的視訊,按住點贊兩秒鐘,精彩繼續
太空環境不比地球,在地球生活習慣了的我們,到了太空中那絕對是很不適應的,往年看著國際空間站那一點點「憋屈」空間,一個個人高馬大的西方宇航員,那日子過得叫一個「艱辛」,到了咱們中國自己建空間站了,當然不可能再犯這樣的錯誤了。
我們的空間站
其實當初在2011年發射的「天宮一號」和國際空間站相比,算是很小的了,給宇航員的活動空間也僅僅只有15立方米,就這也比當年的神舟7號那7立方米的空間大不少,但是依然還是顯得比較局促。幸好宇航員的在那里面也就待上幾天就回來了,所以影響不大。
但是這次造空間站就不一樣了,考慮到宇航員要在太空長時間的生活,所以這個「舒適度」怎麼說也得提升一下,我國的航天局一下子把生活空間擴展到了110立方米,算是讓我們的航天員結束了「筒子樓」的時代,一下子就邁進到了「大平層」。
國際空間站
并且這次的設計更加的人性化,不僅劃分出了很多的功能區,還在「私密性」以及「便利性」上下足了功夫,我們的空間站這次可以說是把「人性化」的設計理念發揮到了極致,大的分區有兩個,生活區還有工作區,僅僅是生活區就設立了獨立的睡眠區,衛生區,鍛煉區,甚至連廚房以及餐廳都給配上了,這樣的設計方式無疑給我們的航天員大大的提高了太空生活的質量。
下面我們看看這套「豪宅」都有什麼獨到之處吧?
首先是睡眠區,我們的設計理念是睡覺自由,讓每一個航天員都能一覺醒來,元氣滿滿,但是在太空中實現航天員的「睡覺自由」還是有難度的,這樣的話公共空間肯定辦不到,所以就直接一人給了一個獨立的睡眠區,這樣的話,就算妳呼嚕聲再大也影響不了別人,但是在太空睡覺也不是那麼簡單的,妳想啊沒有重力啊,所以宇航員只能把自己塞進睡袋里面,以前是睡袋一鉆,睡著了什麼姿勢,可就不管了,都有可能是站著睡的,但是這次的改革能夠讓航天員躺著睡了,這就不一樣了,別的不說對于宇航員的睡眠質量都是一個提升。
天宮空間站圖
其次,是太空生活的洗澡問題,我們的設計人員也很聰明,知道太空中沒有重力,來了個絕的,給這些宇航員配備了噴槍以及「包裹式淋浴間」,因為太空的零重力,妳想讓水跟在地面上一樣,聚在一起或者變成流水基本是不太可能的,但是太空生活咱們也都講衛生啊,泡澡淋浴啥的是別想了,空間站就那麼大點地方,只能委屈宇航員們在封閉的包裹式淋浴間,用手持壓力噴槍,給自己來個洗車一般的清潔了,就這已經是最大程度的解決個人的衛生問題了。
當然咱們的空間站可是科技產物,還不至于讓宇航員太委屈,別的不說,僅僅是吃的食品種類就多達100多種,營養豐富,葷素搭配,什麼川菜魯菜那是應有盡有,還能私人訂制口味,據說吃完了飯還能來個冰淇淋之類的甜點,當然最大的亮點還是我們這座太空「豪宅」的智能系統。
我國在這10年間,發展最迅速的就要數無線通訊還有物聯網的技術了,所以空間站的設計師們,在之前的基礎上不斷地升級,不僅用上了全新的信息技術,連「移動WIFI」都給妳裝上了,所以讓宇航員的核心艙直接升級到了「智能家居」時代。
在空間站生活的宇航員,每個人都配發了一個手持終端,這些手持終端上面的APP可以根據宇航員的要求,設置各種的模式,什麼照明模式,睡眠模式,工作模式,運動模式,那叫一個全,甚至艙內的燈光都有給宇航員們調節情緒的作用,這個智能化隊長也想要一個。
其實在設計之初,整個艙內的燈光設置還有溫度環境,都是設計師們親自反復體驗的結果,這個過程有多反復隊長就不多說了,只能是為我們的設計師大大的點個贊,他們為了我國的航天員長期駐留太空有一個舒適的生活體驗,可謂是勞心勞力了。
三位宇航員
當然這個「智能家居」最貼心的還是能夠實現「天地通話」,這樣所有的宇航員都可以和自己的家人「私聊」一會,以解自己的相思之苦,其實這個項目一直都是各國的航天產業的「傳統項目」,但是我國的就比較人性化,給空間站的宇航員們開通了私密語音通道,這樣宇航員們可以和自己的家人說點「悄悄話」也不會覺得不好意思,畢竟太空生活,短期還能有點新鮮勁,但是長期的太空生活難免單調。
和家人分享一下自己的太空生活相比,也是一個不錯的體驗,當然宇航員之間的通訊就更是簡單了,有倉內WIFI一個骨傳導耳機就全解決了,這樣不管他們在空間站的任何位置都可以實現互相通話或者和地面的動畫。
當然我們的宇航員在太空中其實也沒有太多的時間娛樂還有休息,因為他們是很忙的,別的不說西方國家的那些宇航員,在太空的大部分工作都是什麼,設備的維修和組裝工作,一個空間站的建造任何可能需要很長的時間,而一個空間站要保證10年以上的正常運行更是有很多繁雜的維修維護工作,而這些工作都是空間站中的宇航員在太空中獨立完成的,甚至一些出艙的太空行走,艙外維修的高危工作也是如此,現在咱們的空間站算上核心艙,設備數量達到了1243台,這些設備的組裝工作,都得這3為宇航員在天上用手工完成,所以妳想啊,這些宇航員實際上比一些996工作的人都要忙。
而我們的設計師,為了讓我們的宇航員盡量不再出錯,能夠準確、高效地完成任務,在這個「防差錯設計」的設計上可謂煞費苦心啊,從標志、顏色、外形下足了功夫,不僅對線材線纜,還有插頭進行了重新的設計,就連計時器都做了改進,這樣的結果是確保宇航員在太空進行操作的時候「不看錯,不誤操作」。
天宮空間站
就這我們的航空局還覺得不保險,要知道天上無小事啊,只要空間站正在建造和運行,地面的工作人員是分秒都不放過的密切觀察,甚至為了模擬解決天上的問題,在地面上我們的航天局還建造了一個一模一樣的空間站,這樣的話,地面就能給天上的航天員提供最準確和強有力的支持。
而身居這所無數設計人員嘔心瀝血打造的「太空豪宅」之內的三為宇航員們,相比也不會辜負大家的期望,在此隊長給三位航天員還有為打造這座空間站的所有工作人員,奉上誠摯的敬意,希望我們的航天事業能夠穩步發展,帶領人類文明向著星辰大海,進發。
好了,今天的故事就到這里了,喜歡的朋友歡迎彈幕或者評論區討論,世界很美好,感謝有妳們,咱們不見不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