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導時間、精力比你的寶貴,不可能注意到所有人,如果不懂得表現,很難獲得賞識。可過度表現不一定被賞識,反而會被同事認為「愛出風頭」,無形中增加了社交成本。
如果說由于表現積極被領導賞識了,同事心里嫉妒,很可能在工作設置障礙,「你不是愛出風頭嘛,那就你自己來做吧。」設置障礙或許不能阻止什麼,但會讓你做起事來很別扭。
如果說你既表現了又沒被領導賞識,又會有人說:「看來水平也不怎麼樣啊,這麼愛出風頭,還不是沒有用?」
雖說我們應該更關注自己,但人具有社會性,怎麼可能完全不在意別人的想法呢?至少職場中還要合作吧。所以,又想被領導賞識,又不會被認為是「出風頭」,才是最佳選擇。
做好以下幾點,不一定完美的達成效果,但可以最大程度上,讓你獲得雙贏。
職場終究是講利益的地方,積極表現是為了獲得領導的賞識,讓自己獲得更多的利益,要說真的不計較,要麼是真傻,要麼是眼光更長遠。
雖然大家都知道這個道理,但輪到自己身上情況就會發生改變,道理是一碼事,獲得實際好處又是另一碼事。哪怕你就是「愛出風頭」,在利益面前也無所謂的。
職場資源有限,由于你的積極表現,讓別人利益受損,自然是「愛出風頭」;你積極表現,但別人沒損失,你又沒獲得,人們心里就平衡了;你的表現讓別人獲得好處,雖然獲得少些,但由于獲得利益,自然覺得你積極是好事。
不計較個人得失,不過是眼光更長遠,用「利益調節」大家情緒。自己「損失」一點無所謂,溢出的部分會在將來彌補,別人有利可圖,自然忽略你的「出風頭」,加大合作的力度。
人們不怕你「出風頭」,就怕你的表現超越自己,爭搶本就不多的資源。適當的自嘲、自黑,給別人心理上的滿足。
比如,「我能力不行,再不努力,怎麼能跟得上大家,其實我也不想表現,不過是為了不大家拖后腿。」
「我這麼笨,你們一天能做完的,我要三天才行,我再不積極點,恐怕拍馬都追不上你們。」
無形中捧了別人,降低了自己,給別人提供了「情緒價值」,又自嘲、自黑了自己。示弱不是軟弱,反而是自信的表現,說什麼就是什麼,還需要混職場嗎?
人們總是愿意相信,自己想要相信的事情,誰管真相到底如何?
所以, 當大家心安理得享受你的「情緒價值」時,自然會忽略掉,你「出風頭」的事實。人其實挺奇怪的,明明心里知道對方說的不是事實,但聽到自己被捧起來的時候,總是會很受用,許多人甚至會腦補,給自己找出確實很「優秀」的證據。
誰也不是萬能的,大多數事情需要合作才能達成,更何況權力分配者,在職責設置的時候,也會避免全能型選手試圖奪權,所以誰也無法避免合作。
雖然你想獲得領導的賞識,但也不能忽略其他人的作用,你想當主角沒錯,但也要給別人表現的機會,哪怕有些人就想默默做事,也要適當給別人嶄露頭角的機會。
誰不希望自己是主角,誰又希望自己一直是配角呢?合作講究的是共贏,而好處不能讓一個人全占,否則沒人愿意陪你玩。
有自己表現的機會,也要突出其他人,這樣就不是單單是你一個人「出風頭」,而是大家都爭相成為主角的過程。
此刻,你的「出風頭」,會被忽略掉,更何況職場上想出風頭的人不在少數,很可能你只是做了順水人情。
這就像錢不可能一個人賺完,大家都想賺錢,這時你讓出一部分利益,自然你的「風頭」就不會那麼明顯。
總有一些人,獲得一點小成就,取得點成績,就覺得自己很了不起,似乎別人就該為他服務一樣,這種人往往沒什麼實力。
因為當你站位夠高,視角夠廣的時候,就會發現自己的渺小。現實中不難發現,越是混得好的人,越是謙遜、隨和。因為他們知道天高,也懂得地厚。
誰都喜歡態度謙遜的人,尤其是那些能在「價值鏈」中起到作用的人。 價值是自己的事,而「價值鏈」中的作用是與他人產生關聯性。
當自身價值在「價值鏈」中的作用越明顯,謙虛的態度越能給帶來意想不到的收獲。
就像鹽,價格便宜(謙遜的態度),在各種美食中都缺少不了它的作用,任何時候都不能缺少鹽的作用,那麼所謂的「愛出風頭」,會被大多數人自動過濾掉。
精明的商人,不賺最后一塊錢,精明的職場人,不搶占所有的功勞。
這就像是你在搭台,別人在唱戲,你獲得票房收入,然后分配給唱戲的人。資本入駐項目,拿分紅,賺估值,具體的運營交給別人,資本就可以坐享其成。
同理,在職場上,看似你把所有的功勞都分給了別人,實際上,有領導的功勞,會讓功勞被放大,上升到另一個層面,有同事、下屬的功勞,讓別人心里得到滿足,反而自己獲得最少,看似很「傻」,實則早已為自己營造了「勢」。
上級把自己功勞放大,同級因你的原因獲得功勞,有好處的事情下次還會合作,下屬獲得好處又愿意追隨,看似自己什麼都沒有獲得,可實際上,功勞被放大,同事愿意幫,下屬愿意頂。
久而久之,自己的優勢就建立起來了。當力量積蓄到一定程度時,那就是「順勢而為」,一發不可收拾,當你已經足夠別人仰視的時候,「風頭」都是你的,誰還介意你出風頭。
人不就是這樣嗎,對身邊的對手總是生拉硬拽,而對只能仰視的人投去崇敬的目光。
職場詭譎,復雜的情況遠遠超出人們的想象,作為大多數普通人中的一員,想要獲得領導賞識,不表現不行,可表現的話,又容易成為別人眼中的「愛出風頭」,只有「利益調節」,再加上更高層次的思維模式,達到雙贏,甚至多贏也不是沒有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