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妝時尚
生活小妙招
植物
萌寵樂園
歷史趣聞
育兒分享
心靈語錄
奇聞趣事
老照片
影視新聞
熱點新聞
娛樂明星
體育競技
健康養生
美食菜譜
装修
綜合推薦
酷車
历史故事
明星
生活常識
創業職場
情感百態
大马新闻
搞笑貼圖
歌曲明星
健身達人
星座课堂
國畫
軍事
科技遊戲
動物社
生肖解析
旅行風光
趣味測試
歐洲王室
養魚
佛緣佛語
動漫影音
老年生活
设计
全部
    
各國「坐月子」大不同:越南下床有火爐,歐美覺得坐月子是迷信
2023/01/16

當凱特王妃產后迅速出現在大眾視野的時候,許多人不禁驚呼:

「外國人難道都不坐月子嗎?」

其實,各國對產后恢復的理念不同造就不同了護理觀念。

白人似乎是不怎麼坐月子,而黑人相對而言對產后忌諱的事情也不多。

但是亞洲人不管是黃色人種還是棕色人種,坐月子都是比較嚴格的。

中國:四十天不洗澡

我國從宋朝開始,就有坐月子的傳統。

按傳統的說法:月子里落下的病,不好養。

這種習俗一直流傳至今。

現在,五十歲以上的「婆婆」都會言傳身教地告訴他們的兒女。

生完小孩要「坐月子」,至少四十天以上不能洗澡、洗頭髮、碰冷水、吃生冷食物。

更不能外出吹風受涼,不然會給身體留下后遺癥。

一位36歲的職業女性,不無感慨地說,她當年就是 「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

生完小孩十年了,至今那碰過冷水的食指一到雨季仍隱隱作痛。

一位小孩才半歲的新媽媽,比較新潮,生小孩一星期后就開始洗澡了。

覺得老人的勸告只是過去醫學不發達時候的「經驗之談」,如今哪用聽那麼多條條框框?

況且,過去洗澡是盆浴,可能帶來生殖器官的感染。

所以那會說一個多月不洗澡也是有其原因的。

但而今改為淋浴,就不用擔心洗澡帶來的疾病。

反而是不洗澡可能為細菌留下良好的生存環境。

再說,不吃生冷食物的老理兒也不對。

比如水果可以補充人體所缺的大量維生素。

如果不吃水果,可能會讓自身缺乏營養,而延緩恢復身體的時間。

越南:床下必須有火爐

我國的鄰居越南,對于坐月子也是很有講究的。

按照越南坐月子的傳統,新媽媽必須一直坐在床上,而且床下面得有火爐。

即使夏天也是如此,而且還不能待在空調房間。

此外,坐月子主要還是需要注意飲食。

比如要多吃催奶的食物,不要喝蔬菜湯,不要吃生冷的東西,不能常洗澡等等。

但是,現在越南的新媽媽也不再有這麼多講究了。

甚至認為以前對于坐月子的規定是不合理的。

夏天生火爐已經很少見了,因為新媽媽還害怕火爐帶來的煤氣中毒。

由于怕熱,新媽媽待在空調房中休息也是司空見慣的事情。

現在許多越南的年輕媽媽認為,自己是新潮女性。

對于那些坐月子的忠告很反感,覺得那些都是迷信。

比如現在大多數越南媽媽,就覺得如果老在房里待著悶就出去溜達。

可以隨心所欲地吃東西,包括冷的食物還有喝蔬菜湯。

環境要保持衛生清爽,所以需要經常洗澡,而這些都是傳統坐月子忌諱的事情。

不過也有一些坐完月子沒有很好護理的越南媽媽感嘆道:

年輕時候不懂事,現在感覺有后遺癥了。

許多年輕越南媽媽的祖母有多個孩子,她們的祖母生每個孩子的時候,都很注重坐月子。

所以現在越南許多老年婦女的身體比年輕媽媽的身體還好。

英國:「坐月子」是迷信

那西方人究竟坐不坐月子呢?

其實,早在20多年前,英國還是有「坐月子」的說法。

比如要求母親生完小孩后,好好休息10天。

但「坐月子」并不能稱為一種習俗,而今更是漸漸淡出了人們的視線。

甚至有人認為坐月子是迷信。

有理性的英國媽媽認為,坐月子算不上迷信,那只是一種習慣或者傳統。

因為關于坐月子的護理知識,是不能得到事實和科學支持的。

多數英國媽媽認為原先之所以有「坐月子」這樣的傳統,可能是由于以前的醫療水平比較低。

平常生活的營養也不足,所以在生產后就得好好照顧婦女的生活與起居。

然而,由于時代和科技的發展,醫療水平得到了大大的提高。

人們營養更好了,身體更強壯了,那麼一些傳統做法就可能不靈了。

目前在英國,母親生下小孩后,醫生對于母親的休息和飲食沒有任何特別的限制和建議。

當然如果母親本身體質虛弱那是另當別論,而這可能只是個別現象。

也有一些英國媽媽認為,母親剛剛生完小孩是絕對需要好好休息、好好被照顧的。

許多英國媽媽在生第—個小孩的時候,由于沒有人照顧,—個人得干好多事情。

結果身體一直不好,經常光顧醫院,經過兩年的時間才覺得緩過來。

有了這樣的教訓,有些英國媽媽就在生第二個小孩開始注重產后護理。

也有許多英國媽媽羨慕中國有坐月子的傳統,并隨之效仿。

加納:「坐月子」必須洗澡

如果說西方人由于身體強壯而不坐月子,那黑人的身體不是更強壯嗎?

這樣推測,那非洲是應該不會有坐月子的習俗了。

但是通過調查,發現黑人原來也有「坐月子」的說法。

看來這不僅僅是與個人的身體狀況有關,更重要的是與—個民族的文化習俗密切相關。

在加納,坐月子的女性一般需要注意三點:

一是三個月之內不能過「[夫·妻·生·活]」;

二是新媽媽要吃催奶的食物;

三是生下寶寶后,對于新媽媽也是建議在家里待著,一星期后再出去。

但是他們沒有不能吃生冷食物的忌諱。

令人驚奇地是,在加納,坐月子期間,新媽媽必須洗澡。

而且可以是用冷水洗澡,當然建議是泡在熱水里。

這大概是為了衛生,與中國一個多月不能洗澡的習俗是截然相反的。

由此看來,不同的文化習俗、不同的身體狀況會決定妳究竟坐月子還是不坐月子。

坐月子的習俗固然有存在的理由,新時代的女性當然不必拘泥于傳統不放。

但是也不能全然不聽老人的「現身說法」,應該運用更科學的知識來指導月子里的生活。 

德國:醫生送來產婦酒

在德國,孩子一被接生出來,護士就把孩子連母親統統擦洗一遍。

孩子出生后,醫院會送給每個新媽媽一小瓶酒,據說有催奶的功效。

媽媽只要自己能走動了,就一定會親自推著兒童車帶孩子出去散步。

她們主張一切都如從前一樣正常地生活

大多數德國夫婦認為,生孩子是他們自己的選擇,與上一輩沒有關系。

所以上一輩老人沒有義務來為妳服務,說到伺候月子,就只能指望丈夫了。

美國:大吃冰塊不忌口

歐美地區的人喜愛飲用冰水,認為溫水不可口。

所以產婦也喝冰水,吃冰淇淋、冰塊。

在美國,剛下手術台,護士就會把冰水遞過來。

產科大夫會讓產婦坐在冰袋上,以使因分娩而撕裂的傷口盡快消腫。

因為如果不坐在冰袋上傷口要腫一個星期。

醫生要求產婦在嬰兒出生6小時后必須下床活動,以利于產婦的身體復原及傷口愈合。

產后第二天產婦就像平時一樣洗澡,第三天就把小家伙放在籃子里面拎著到處逛了。

產后一星期下水游泳,兩星期后上班工作的大有人在。

日本:頓頓飲食有水果

中國對于坐月子是看得很重的,有很多這樣那樣的規矩。

但在日本就不一樣了。

日本的產婦刷牙、洗臉、洗手都是用自來水。

如果有產婦[乳.房]脹痛,護士一般都用冰袋敷。

而在我國,冷的東西是絕對不能碰的,更別說冰袋了。

在我國按照傳統的說法,月子里不能吃水果和冷的東西。

但是在日本頓頓都有水果的,而且還有冰蘋果、冰牛奶,還提供冰茶。

月子里的營養無論是在國內還是在日本,大家都很重視。

日本的醫院里負責三餐,有專門的營養師給配餐。

主要的食物就是米飯和醬湯,葷菜有時候是肉,有時候是魚,也有蔬菜、水果和牛奶。

下午有一頓下午茶,喂母乳的媽媽,晚上還有點心。

中國人講究月子里不能見風,要穿長袖長褲什麼的。

在日本產婦都是穿一件半長的睡裙,很少看見有人穿長褲穿襪子。

日本的新媽媽出院的時候都是一身短夏裝,光著腳穿涼鞋。

還有許多產婦夏天洗完澡出來就直接對著電扇吹。

這在中國,大概是不可想象的事情。

在日本,出院后一周,就可以帶著孩子去醫院復診。

許多日本媽媽在產后兩三周就可以恢復正常的工作和生活,無需特別的「坐月子」。

「拿就拿了,你敢報警不成」小姑子明偷嫂子鑽戒,隔天傻了
2023/12/01
「婚房主臥讓小姑子睡」新娘:抱歉,第一天就得讓您見識一下我的厲害
2023/12/01
拍《京城四少》爆紅!剛準備結婚「卻在旅途發出意外」 才28歲就和男友「殞命大海之中」人生無常
2023/12/01
16個「入門級」居家晨練瑜伽動作,每天半小時,越練越美麗!
2023/12/01
「女兒,你失婚半年,一直住你弟家不合適」「搞笑,這房我買的」
2023/12/01
父母去世我將妹妹養大!她出嫁當天「我給10萬陪嫁」她卻「把錢砸我臉上」我崩潰落跑
2023/12/01
婚禮當天!婆婆霸氣給一張提款卡「當作聘金」 新娘受寵若驚「一刷戶頭」嚇呆了
2023/12/01
跟男友甜蜜旅行完立馬被甩!她心碎狠罵渣男 幾個月後「男友無法再愛真相」曝光網淚崩:拜託告訴她!
2023/12/01
女兒遠嫁6年沒回家,給母親寄條褲子,母親打開後找上門要求失婚
2023/12/01
用這紙寫小楷,好寫好看又精致!
2023/12/01